门窗管家
京东旗舰店
企业新闻

展会已成厂家“鸡肋” 商家找门窗不如找模式

发布日期:2018-01-08 阅读量: 2493次 作者:老赖不赖

  7月11日,熙熙攘攘的第十七届广州建博会落下了帷幕。纵观本次展会,呈现出“展位大、成交量小”的趋势,许多门窗品牌的展位面积比往年大,到场咨询的客户较往年却明显减少,建博会的第三天,一些品牌的展位已是冷冷清清。往年各大门窗品牌通过砸重金使出百般花样:请明星到现场助阵、模特秀人体彩绘、艺术大师表演沙画等以求吸引眼球。在大环境形势严峻的今天,厂家也开始变得谨慎起来,不敢再像往年“大肆烧钱却只赚吆喝”。广州建博会,这一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建材盛会已经开始沦为门窗行业的“鸡肋”展会

(一些品牌的展位冷冷清清)

在诸多门窗品牌纷纷欲借展会制造声势的情况下,老赖不赖继续打出了“不参展”的旗号。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到,老赖不赖虽然不参展,却迎来了湖北、贵州、湖南、江西、陕西、云南、山东、广西等十多个省的几十家意向客户,并成功与多家客户签署了加盟合同,着实让其他门窗品牌大跌眼镜。那么,老赖不赖因何再次不参展?又因何获得众多加盟者的青睐?

 

(老赖不赖2015建博会期间部分加盟伙伴剪影) 

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,终端市场早已进入了“肉搏战”,“砍价会、联盟会”等对消费者失去了吸引力,一些商家为了抢客甚至上演“流血事件”。因此,加盟者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通过展会找产品、找品牌,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厂家的经营模式上。

湖北潜江的李总是在本次展会上第三位与老赖不赖签约的,他在交谈中表示,自己从事建筑工程已经二十多年了,曾多次到佛山的门窗厂、铝型材厂家进行考察,最终认定老赖不赖“麦当式”的门窗经营模式是他所需要的。老赖不赖对加盟店的政策扶持、供货渠道、店面经营管理、店的团队打造等的规范化输出,使王总下定了决心。

陕西石泉的蒋总是在本次展会上第五位与老赖不赖签约的,从事门窗加工十多年,凭借着踏实肯干的品格,蒋总获得了当地百姓的认可。他近几年考察过不少门窗品牌,最终发现老赖不赖的产品独具特色,老赖不赖多元化的产品供应方式正好解决了他的担忧。他认为,老赖不赖的品牌知名度、快速与稳定的产品供应、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使他放心。

十年前,品牌门窗作为稀缺性资源,使很多门窗加盟者在当地拥有绝对的话语权,赚到了行业的第一桶金。十年后,一些当年的门窗店、加工户偿到了经营品牌的甜头,简单地卖门窗早已不是他们的目标,他们开始寻求更大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。于是,有的商家开始在当地办起了小型门窗厂,并自创门窗品牌。

然而,我们更应该理性地发现,时至今日,自创品牌早已不像2012年之前轻松。第一,自创品牌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、厂房和人员投入,要想在行业获得生存的空间,还需要对门窗厂的经营和管理花费大量的精力;第二,门窗品牌泛滥成灾,产能过剩,加盟商家现在已经拥有相当多的选择,从加盟者的角度来讲,他们更愿意跟成熟的门窗品牌合作,而不愿意跟一些“没有知名度、未来前景不清晰”的新生杂牌军走在一起。自创品牌,如何在行业中异军突起?第三,消费者过去不懂得分辨门窗的好坏,也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。但现在,一些成熟的大品牌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、加强对连锁系统的管理、全国性的广告投入,品牌形象早已植入人心,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他们听过、朋友用过的熟悉品牌,而不愿意尝试一些陌生的、没有保障的“杂牌”。

一些更有远见的商家正是看到了自创品牌的前途渺茫,开始把目光转向更成熟的品牌门窗,他们更希望厂家在供货方式、管理模式上有更规范化的输出,能系统解决自己在产品供应的快速化、订单流程的规范化、店面经营的精细化、售后服务的流程化等方面的问题,以此达到降低经营成本、提高盈利能力的目的。

2014行业洗牌之风在广东刮起,2015行业洗牌之风将蔓延全国。大环境形势恶劣的寒冬季,唯有品牌与商家抱团才能获得生存的希望。商家更希望以厂家为依靠,厂家更希望商家能忠于品牌,彼此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伙伴。

 


我对老赖不赖感兴趣

今天已有 54人提交加盟信息

用户关注

查看更多>>


查看加盟优势

感谢您的留言

Online
Message